第九十五章 大恶-《初唐:砥砺前行》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陈青兕听李绩自告奋勇,也没有说话,这是最好的选择。

      与大食国的这一仗跟以往的战役是完全不同的。

      以往的战役只要取胜就好了,因为大唐之前遇到的对手除了高句丽以外,不是游牧民族,就是体量不足以与大唐抗衡的小国。

      只要安排一能战之将,将对手击败即可。

      这些对手因为实力或是民族特性,只要出手够快够狠,就能断绝他们东山再起的可能。

      大食国明显不同,作为一个宗教战争模式的国家,战争的潜力,是无比强大的。

      跟这样的敌手交战,一时的胜负是左右不了大局。

      比的是整个国家的全局力量,比的是国家的韧性……

      这注定不是一场短时间就能结束的战争。

      陈青兕在西域安排了许多力量,有骁勇的战将黑齿常之、王方翼,有持重沉稳的娄师德,还有智勇兼备的裴行俭坐镇大局。后续支援的将帅有身经百战的契何力,忠果有谋的高侃。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名臣如王义方,魏玄同、皇甫文房、刘齐贤等人都给调到了西域,主持地方的行政工作。

      因为局势紧急,陈青兕的做法就是用名臣稳定西域的民心政局,用名将猛将来与敌决战。

      但这里会存在一个问题,现实不是玩游戏,筹齐一个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加上卧龙凤雏,就能轻易平推。

      能力越是出众的人,他性格上就越强势。

      这类人对于自己的主意通常有着强烈的自信……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看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两个能力出众的人,很容易因为意见的不一致而吵闹起来,从而相互掣肘。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够镇得住场子的人,将这群天之骄子压下,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干事,而不是为了争一个对错而败坏国事。

      毫无疑问,李绩是最佳的人选,不论是在军方还是文臣中都有巨大的威望,他去西域,镇住那些名臣良将。

      李治有些犹豫。

      对于李绩的能力,他并不怀疑,只是对方也七十出头了,这年纪若能安心养老,还能多活几年,可真要统兵出征,能不能见最后一面都两说。

      李治向来冷酷,铁石心肠,可对于李绩却有着超于一般君臣的情谊。

      面前这位须发已经花白的老者,可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支持他的。

      李绩带着几分诙谐的道:“陛下莫不是觉得臣老了,无法再为陛下效力了?”

      李治忙道:“朕没有这个意思,只是长史乃朕的腰胆,您不在长安,朕觉得有些不踏实。”

      李治当年是晋王,而李绩则是晋王长史。

      两人最早便是如此结识。

      李绩听到“李长史”三个字,也有些感触,道:“京中有小陈先生足矣,老夫再不出山,世人还真以为臣年老力衰了呢!”

      李治也不再多言,颔首道:“那西域之事,朕就委托李长史了。”

      李治当下也不再犹豫,任命李绩为葱岭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府大都督,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葱岭道安抚大使,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凉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领兵前往西域迎敌。

      陈青兕这里也官复原职,重新担任兵部尚书,以调动军备物资,应对吐蕃、大食国的来袭。

      果然如他们预料的一样,青海湖吐蕃出战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的五日,西域也传来了大军集结的消息。

      尽管还没有正式交战,意图却已经明显。

      吐火罗是给吓住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队,向裴行俭求援。

      裴行俭已经因时制宜,安排兵马前往吐火罗协助抵御。

      大唐这台稳定了两年半的机器再度高速运转。

      朝廷六部,每一个部门都在飞速运转。

      吏部负责征调胥吏,指挥运粮事宜。

      户部签发兵役徭役。

      兵部负责军备物资粮草器械的调配,还有前线军事的后续支援。

      刑部维护治安,避免有贼人趁机闹事。

      工部开始维系粮道通畅,加紧打磨兵器箭矢。

      礼部联系各部,颁天可汗令,号令草原各族随军出战西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