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可敦城-《宋疆》
第(3/3)页
所以无奈之下,耶律大石不得不把目光瞄向了更为西方的地方,开始率领着渐渐都被他笼络、征服的大小部族,穿过浩瀚的沙漠、甚至是翻阅天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西征之战,也从而造就了当年西辽的强盛。
但也因为耶律大石当初的无止境向西扩张,加上牧族的流动性特点,让他只能是一昧的扩张领土,从而保持他身为辽国皇帝的权威跟影响力,所以一旦懈怠下来后,当初那些被他征服的大小国家、部落,就开始变的不再安分守己、蠢蠢欲动,时不时的就想要挑战一下皇室的权威。
辽国的叛乱不比大宋的叛乱少,但正是因为他们强悍、野蛮的手段,能够一次次有效的镇压一些部族、小国的叛乱,而镇压或者是征服之后,往往是缺少有效的温和统治手段,所以这也使得,像辽国这样的政权,很容易就能够强盛起来,也很轻易的就能够从内部衰退。
即便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相比较而言,辽人的统治阶级,与金人的统治阶级完全是有着质的差别,完颜雍之所以能够被人冠以“小尧舜”的称号,完全是因为他借鉴了更多更有用的中原制度,所以才能够把大半中原治理的井井有条,不是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底还是稳定了社会的根基,为金国的昌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辽人看似也在汉化,也在学习着中原政权的制度,但他们显然没有学到精髓,不过是照猫画虎而已。
所以每每征服、镇压了一个部落之后,唯一的统治手段便是,给你发一个银制的腰牌,然后就好了,你跟你的部族就是大辽的官吏跟百姓了,大家以后要听我的,给我上税就行了,当然,不上税让我们去抢也算。
在这样低劣、毫无制度可言的统治之下,辽国能够在茫茫西北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历史跟传说,也不得不说,拳头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绝对是一个被检验过的绝对真理。
可敦城并不大,但它倒是有着天然的优势,南边便是茫茫无际的沙漠,足以给辽人形成一个天然的御敌屏障,而北边又是巨大的肥美草场,完全能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有效的资源。
而且这里还有着大辽人驻守着的两万骑兵,据说,在如今的辽国,不论是西边的战事多么的不稳,但这两万骑兵,却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必须一直守在可敦城,为大辽看护好东面的门户,防止外敌入侵。
而这个外敌,自然不是别人,便是跟他们紧紧相邻的夏国,这也是为何耶律月会出使夏国,希望借此机会缓和与夏国的关系后,能够多多少少调用可敦城两万兵力的原因。
西边的战事吃紧,兵力不够用,拿着银制腰牌的部落首领等等,又要看南院大王箫斡里刺、以及如今北院公主耶律月的眼色行事,所以左右为难之际,想要让他们常年出兵御敌,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大小不一的部落,每一个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同样,他们也巴不得辽国皇室越来越乱才好,毕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出人头地,或者是取而代之的机会。
可敦城跟叶青一路穿过夏国的时候,看到的每一座中原政权遗留下来的城池一样,大部分原本就不是很高的城墙,早已经被毁的七七八八,唯独留下来的一些房屋建筑,则是被他们当成了要么是留给牲口过冬用,要么便是用来储备一些粮草物资,总之,人是不会住进那房子里去的,在他们的传统印象之中,这些棱角分明的房屋建筑,远远没有他们的帐篷住起来方便。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房屋建筑的出现,给了他们在苍茫的草原上,打造一个又一个的根据地,每每严寒的冬季、雪花漫天的时候,总是会有人驱赶着牲畜过来过冬,从而使得自己的财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全。
脚下原本黄土夯实的道路,隐隐能够看到两道平行的车辙印记,其余地方则已经被高可没膝的野草覆盖,两万辽军最起码从外表上看,倒是也显得颇为雄壮威武,虽然连身上最起码的盔甲也不算是很统一,各式各样的都有,但好在都能够护住人身最为重要的几个部位,也算得上是辽国军力在东边的一个门面。
苏道、乞石烈诸神奴随着叶青、铁木真等进入可敦城时,心头的疑惑依然是没有丝毫的减少,毕竟,叶青应该是第一次到达如此西边的地方才对,但怎么却是给他们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好像比他们更为熟悉这地方似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