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救世的阴影,命中注定的孤独终老-《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第(1/3)页

    这次星锋研究院与过去的主要区别在于,陈锋在52区提前布局了三种新材料,以及对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侧重。

    除过去的材料与能源技术之外,这次他进一步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多吸收了不少生物与医学方面的老中青年才俊,将星锋研究院在这两大领域内的实力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做前沿尖端科技研究,除需要人之外,也要钱。

    这钱还不是一星半点,随便一项拿出来,开支都得要天文数字。

    曾有学者计算过,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平均每发明一个可以在某领域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科技,至少需要耗费十万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初期,这个数字变成了一千万人。

    并且,这样的投入还未必能收到等价的回报。

    研发新技术的本质,是人类把现在的资源,存进“时间”这家业务经理情绪化很严重,权限还过大的银行里。

    钱存进去之后,人类还得不断努力,才能想办法证明自己存款的真实性,然后在将来的某天,得到一笔期望的高额回报。

    陈锋心里有答案,就写在《规划》里。

    所以他的这场存款游戏的庄家从“时间银行”变成了他自己。

    他的存款游戏能旱涝保收。

    但要把他的答案从一篇论文变成可以在现实中运用的技术,依然不是简简单单动动嘴皮子的事。

    这钱,该存还是得存,无非是可以少点。

    他能用相对较少的资源,去稳定的撬动庞大的利润。

    但这个相对较少的概念,落在普通人眼中依然超乎想象,何况陈锋同时铺开了数十条战线。

    创业前期,虽然他手中同时握有星峰娱乐和部分快速转化成功的应用科技产品为吸金渠道,但世人还是觉得他的行为风险过大。

    哪有人这样投入技术的。

    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你海浪呢?

    此时看历史的陈大师表示笑而不语,这种不被人看好,然后自己的技术转化如竹筒倒豆子啪嗒啪嗒光速成型,一路疯狂打脸的套路,他看过很多次了。

    结果的确如此,他的现金流看起来很危险,但每次都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他和赖恩率领的旗下数十个项目组简直就是怪物总动员,一个比一个牲口。

    明明看起来难度高到令人发指,没个几十年甭想有收获的超高难度项目,到了他这里,却成了吃饭喝水般稀松平常的小事。

    星锋研究院总能稳定的快速产出,快速转化。

    他利用已成型的技术不断席卷到更多资金,以战养战,看起来他总在走钢丝,其实没人知道他的事业版图稳如老狗。

    星锋研究院平均每四个月拿出一项新技术,如此这般持续了十余年。

    别人简直羡慕得牙酸。

    陈锋笼络到的都是些什么神仙学者?

    诺贝尔奖都不够发了。

    陈锋倒也没谦虚到不参与,他只是把自己拿出来的新技术全部推到了赖恩与众多项目组的负责人头上,逼着这些人把成果全挂上他们自个的名字,还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二发明人里。

    并且他还命令要求自己旗下的核心产业版图内的学者们,不得对外宣传他的贡献。

    不知不觉,在2040年,也就是钟蕾完成《晨风》的这一年里,星峰集团的综合市场价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两万亿。
    第(1/3)页